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昭通食事

  • 天旋地转同学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2488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30 20:02:37
  • 来自:福建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昭通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第一味 丁丁糖
丁丁糖是好些年前家乡小孩很喜欢的街头零食,名字来源于它的售卖方式,这样想来,其实应当写作“叮叮糖”才对。小时候,走在故乡的街道上,老远就能听见“叮叮嘡”“叮叮嘡”的声音,寻着声音找去,就能看到一位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挑着一个担子,一手握着铁锤,一手拿着铁板,有规律地敲打着,他麦色的肌肤上挂着汗珠,还有一弯微笑,他不喜欢叫卖,只是敲打着手中的铁锤,从城北走到城南,从城东窜到城西,想要买他的糖,只要循着声音追过去,就总能找到。
那时候,我家住在海楼路,父亲虽说是个大人了,但总是偏爱吃丁丁糖,一听到“叮叮嘡”的声响,父亲便带着我走街串巷的找,找到之后买两块钱的装在兜里,就够回味一天的了。就这样追寻着追寻着,时光不留痕迹地带走了好些东西,“叮叮嘡”的声音一天比一天远,后来听不见了,海楼路也不知道何时改成了长青路。现在回想起来,吃的糖多了杂了,丁丁糖的味道自然就记不住了,但是那“叮叮嘡”的声音却像是童年的歌谣录在脑海里,总在望向家乡的时候骤然响起。
再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大概是好几年之后了,那时我在读高中,回家的途中经过迎丰桥,那久违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,“叮叮嘡……叮叮嘡……”,车声、人声混杂在一起,我努力让脑海里的那声音变得清晰,努力循着声音找去,可终究是没能再见到那颤颤巍巍的背影,也没能再看看他苍老却也充满光芒的眼睛,或许是挑着担子敲着铁锤的人真的走远了,或是我脑海里的声音模糊消散了……

第二味 荔枝酥
“荔枝酥”这个名词也是在小学的时候听见的,其实是不是这三个字直到现在我心中都还有很大的疑问。那时我在环城西路那里读小学,环城西路也是后改的名字,以前不知道叫什么,我去上学要经过老体育馆,如今,老体育馆也成了繁荣的商业中心,什么都不一样了,那天,我和母亲走在那里,竟觉得这个地方有些陌生,有些恍惚不知自己身处之地是家还是别处。
以前上小学的时候,途径老体育馆,总能遇见一个中年妇女挑着满满两箩筐的荔枝酥叫卖:“荔枝酥,两块一个……荔枝酥,两块一个……”,背上的衣衫已经被浸湿,但叫卖的声音依然不曾减弱。小时候没有零花钱,每每听到叫卖的声音也只能饱一饱“耳福”,没买过。后来,跟父亲商议之后总算得到两元的资助金,那天下午我期待着听见那一声声的叫卖,想象着荔枝酥在我嘴里散开的那一瞬间是何等的美味,可当我经过老体育馆的时候,那个妇女并没有“如约而至”。第二天、第三天,也没有……仿佛有些人注定会在生命里转瞬消失,我并不知道她去了哪里,或许只是没在那附近叫卖了,或许是跟丈夫去了别的城市,她的消失似乎成了我生命中的一个谜。
多年后遇见另一位相似的妇女,挑着相似的担子,在同样的叫卖声里买了一个拿在手里品尝着,总觉得跟想象中的味道不同,一定不是这个味道。
所以,真正的荔枝酥的味道也就成了一个谜。

第三味 油糕饵块稀豆粉
在昭通,稀豆粉是各处都有的,在我所了解到的范围里,昆明少有吃稀豆粉和油糕的人,他们都是吃烧饵块,而临沧人则是用稀豆粉拌米线吃,当时我感到十分诧异,就像临沧人听见稀豆粉搭配油糕一样的诧异。油糕是用洋芋和米浆炸成的,准备工作要在前一天晚上做好,制作好米浆,煮好的洋芋弄成丝状,第二天一早开始卖的时候,要先将专门用来炸油糕的工具在油中烧热,然后淋上一层米浆,发出“滋滋滋”的声响,接着铺上一层洋芋的丝,再淋上一层米浆,放入锅中,“呲啦”一声,紧拥在一起的米浆和洋芋便开始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,漂在油锅上,倒像是在享受这样一个涅槃的过程,然后将饵块烤熟,抹上甜面酱、油辣子、葱、折耳根,再将热乎乎的油糕包在饵块里,冬天买一份握在手里,迎着清晨微弱的阳光向学校走去,现在想起来真是人生一大享受!
小时候,团结路口有一家油糕饵块的小摊,老板是个四川的小伙子,以前,只有他一个人在那儿,平常路过他家都是“客”满为患,他一面下着油糕一面喊着:“里面坐嘛,拉(那)儿还有位子!”,瘦小的身子忙得不亦乐乎,好些人本是路过,听他一喊,就忍不住拉开一个小凳子坐进去了,他忙过早晨的时光,便坐在路边和几个牌友一起打牌,打到傍晚的时候就收拾好锅碗瓢盆,哼着小曲儿推着车回家去了,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走过的路上,微风轻轻拂起他的衣角,像是在往未来走去。
初中之后我便搬家了,很少再去他家吃过油糕饵块,直到去年暑假回家的时候实在是想念那儿时的味道,兴致勃勃地到原地去寻,发现已然空无一人,才从妈妈口中得知,他后来娶了媳妇,两个人一起忙,挣了不少钱,前几年就带着女儿回四川老家去了。路上人来人往,汽车喇叭的声音扰得我头痛,我似乎跌入一个漩涡,看见他和他的妻子围着那一口小小的锅忙得不亦乐乎,他的女儿捏着爸爸的衣角怯怯地站在他的身后,眼睛里是那油面上反射出的点点繁星。

第四味 茴饼
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茴饼这个名字的时候,以为是茴香做的,吃到嘴里才知道,其实是椒盐的。茴饼有许多人是吃不来的,椒盐味道甚重,吃不来的人也算是味蕾上的挑战了,我母亲就不爱吃,但她也总是会买回家来。以前每次走到南顺城那里的饼屋我都会买一袋,一边吃一边走路回家去,再笑一笑他人只能偷看却不能亲尝我手中的美味。后来啊,茴饼改良了包装,量少了,价格也提高了不少,我总想,这哪里是改良了?便下决心不会再买了,可终究是拗不过自己,还是买了好些次,拿在手里,心中甚是烦扰,觉得怕亏了,等到小心翼翼拆开袋子,拿出一个放在嘴里,终于又被它的味道征服,现在想想,总是觉得可笑。前些天收到从家里寄来的包裹,打开之后是一包母亲剥好的核桃和一袋茴饼,心中十分欣喜,忍住心中吝啬拆开茴饼递向身边的朋友,他们嚼了几口说呛了鼻子,不再吃第二个了,我心中诧异,更多的却是窃喜,因为啊,这一袋子茴饼又归我了。

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都是一种特殊的符号,也许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也不是什么饕餮盛宴,正是那些曾与生命交汇并留下痕迹的平平凡凡的人和物,幻作了永存于灵魂深处的牵绊,镌刻在时光里,让漂泊的人在异乡的长夜里能够反复品味。
来自手机版
  
  • 小心翼翼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31 8:53:46
  • 来自:美国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可以哦
来自手机版
(0)
(0)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